04 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 牽動國造海鯤號潛艦交船時程

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
牽動國造海鯤號潛艦交船時程
Tiwan IDS Issue
編輯部整理報導 圖片提供:台船
 
2025年9月黃曙光請辭國安會諮詢委員並獲賴清德總統批准(10月1日生效),外界擔憂海鯤號潛艦能否如期交艦。事實上早在5月份潛艦顧問楊易請辭後,相關的議題就浮出檯面。同一月份黃曙光已經請辭專案小組召集人。相關工作回歸軍方主導,相關專案小組形同解編。
黃曙光於2016年主導「海昌計畫」推動潛艦國造,擔任過海軍司令、參謀總長、國安會諮詢委員與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。國防部長顧立雄對外界相關的質疑表示,11月交船有挑戰性,我們會持續努力。
黃曙光請辭的時間點是在三次浮航(6月17日、6月26日、7月2日)測試、潛航前,這增添外界更多想像。先前黃曙光答應的隨行海測已不可能實現,曾宣示一起出海的台船鄭文隆與黃正弘董事長也先後離職。潛艦部隊出身的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表示,現在的問題是裝備放進潛艦後再來整合,這是非常困難且高風險的。
目前海鯤號潛艦最大的問題是進度延宕,這些延宕會林林總總的表現在建造時間與成本上。時間成本上表現於潛艦是相當複雜的作戰體系,得經過不斷的浮航測試與海試後才算完成,海試又分為一般潛深測試與最大潛深測試,這些過程又都不能省略,幾乎是一個階段完成後才能進行下一階段測試,時間點相當冗長。
建造成本是最大的難題。目前海鯤號潛艦花費530億,許多測試問題必須要增加經費才能解決,朝野之間將再起預算攻防戰。相關成本增加的原因還有系統承包商、武器標配、裝備升級、工期、工時、資金是否斷鏈等等,相當複雜。